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时事热点>正文

双部门联动!全面推进知识产权立法工作
2024年04月29日 10:07:07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梦 点击量:7092

据司法部官方网站消息,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协同保护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的意见》。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据司法部官方网站消息,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协同保护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加快推进商标、专利等领域的立法工作,标志着我国在加强知识产权法制保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我国创新发展注入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商标顾名思义,即识别和区分商品的重要标志专利则是指个人或企业所属物具有专属的权利和利益。商标品牌、专利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商标品牌、专利技术领域的立法工作对企业乃至国家创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主要知识产权有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保障,商标、专利立法已成为推动我国在全球知识产权市场地位的新引擎。据相关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知识产权活动的重要贡献者。2023年中国提交了近7万项申请,中国专利、商标、外观设计、植物新品种申请量以及有效地理标志数量等多个知识产权指标位居全球首
 
  《意见》详细阐述了商标、专利领域立法工作的三大方面以及十项具体任务。其中指出,发挥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司法行政机关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协同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着力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特别强调了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大力提升人民群众参与、促进、监督知识产权法治建设的积极性,营造尊重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并广泛汲取社会公众、专家学者乃至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知识产权法制保障更贴近实际需求。这种开放式的宣传方式,展现了政务工作的透明性和民主性
 
  此外,《意见》中还提出要注重与国际接轨。在推进商标和专利立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国际规则和实践,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既符合国际标准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法律。这不仅可以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外投资者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推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工作也是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的有效手段。当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时,他们更愿意投入研发资源,加大创新力度,这对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意见》的发布,体现了我国在保护知识产权和提高创新生态体系全链条发展的坚定决心。不仅如此,还为全国知识产权和创新事业全面提速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彰显中国在全球知识产权和创新领域的大国风范。


(资料来源:司法部、新华网)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全球最大长读长RNA测序数据集发布:开启精准诊疗新时代

    G-NEx采用的长读长测序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单次测序读长可达10kb以上,能直接读取完整的RNA分子。
    2025-04-30 17:34:22
  • 聚焦细分领域创新!富安达智能携高精度气体传感器闪耀IE expo China 2025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传感器应用硬件的企业,富安达智能携多款气体传感器等创新成果惊艳亮相IE expo China 2025。
    2025-04-30 16:22:53
  • 青岛海洋科技大市场:打造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

    2024年4月以来,青岛海洋科技大市场已累计遴选发布科技成果4040项。
    2025-04-30 16:22:45
  • 干细胞疗法:日本医学变革的引擎与全球启示

    iPS细胞通过基因重编程技术,将普通细胞转化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为治疗失明、心脏病、帕金森病等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
    2025-04-30 16:22:32
  • 4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49% 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稳定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
    2025-04-30 16:02:30
  • 工信部发布2025质量工作通知 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
    2025-04-30 14:03:0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